You have no items in your cart.
隨著行動裝置日益普及,Gartner預測,未來焦點將著重於滿足行動使用者在各種情境與環境下的需求,而非僅聚焦於裝置本身;整個環境都必須因應行動使用者的需求而有所變化。同時,也必須更注重使用者體驗的設計。
將各種事物數位化以便結合資料流(data stream)與服務,就能創造出管理、獲利、營運並擴大這四種基本使用模式之應用。例如,依使用次數付費(pay-per-use)模式可應用在資產(如:工業設備)、服務(如:按駕駛里程計費的保險)、人(如:搬家工人)、地(如:停車場)與系統(如:雲端服務)。任何產業皆能運用這四種模式。
雲端和行動運算的整合,將使可派送至任何裝置的中央協調式應用程式持續成長。短期來看,雲端/用戶端架構的重點在於:在多重裝置之間,同步化內容與應用程式狀態,使跨裝置的應用程式具備可攜性。但長期而言,應用程式將朝支援可同時性使用多重裝置的方向發展。今日,第二螢幕運用著重於電視搭配行動裝置的觀賞體驗。未來,遊戲和企業應用程式都將利用多重螢幕,並善用穿戴式裝置和其他裝置來提供更好的體驗。
從應用程式到基礎架構一切靈活化、程式化,是企業提供數位商務所需運作彈性的必要基礎。軟體定義的網路、儲存設備、資料中心及安全防護日趨成熟。雲端服務可透過應用程式介面(API)與軟體相容,而應用程式也擁有益加豐富的API以系統性的進入雲端服務的功能和內容。
電子商務持續從「產品導向」走向「服務導向」的核心,觀察2016年共享經濟趨勢的三大方向:第一,輕量資產:共享經濟平台的真正服務提供者,多數是企業外部的合作夥伴或獨立工作者(Freelancer),維修與後勤也會盡可能仰賴外部的策略夥伴,優勢在於可以快速回應市場變化,經營成本也可以極小化。第二,數據至上:未來最大的資產就是消費者的前中後數據,是進行供需媒合的基礎。第三,合作夥伴:必需透過良好的「分利機制」,讓夥伴願意加入及持續留在平台內。
2016年有三種主要搭配VR頭戴式裝置的型式:包括搭配手機的Samsung Gear VR2、搭配電腦的HTC Vive、Oculus Rift及搭配遊戲主機的Sony PlayStation VR;在相關新技術發展上,著重於演算法、眼球追蹤技術、影像顯示技術、畫面更新率等方面。VR初期消費市場商機以遊戲應用、影音娛樂為主,商用市場商機則以產品設計與展示為主。多元垂直應用即將興起,如3D演唱會、VR遊樂中心、3D虛擬運動賽事及建築房仲等。
2016 年,設計的大方向將繼續趨於用戶體驗,這在整個設計中佔有相當大的權重,而如果你的設計在實用性上尚不足的話,再炫再酷也不會引來更多人的興趣。
如果不能專注地做好用戶體驗設計,那麼在 2016 年你是無法持久地吸引用戶的。無論是 GOOGLE 演算法上的變更,還是用戶行為數據上的變遷等,都指向這同一方向:你的網站必須加載得更快,也必須更容易使用。
在 2016 ,響應式網頁設計是必須的,不存在某個尺寸或格式能夠搞定所有的問題,並且成就響應式的將不僅僅是網頁本身,還有 LOGO、Banner 等所有相關元素。最值得學習的案例就是 Netflix,全面響應式的設計,讓你徹底告別拉伸和馬賽克的困擾。
來!看看響應式作品>>
隨著網路的膨脹和網路空間飽和度的增加,設計和策劃人員也開始在網頁的個性瀏覽上下功夫,添加更多具備「排他性」的特色。
同時,更要學會移除非必須的訊息,這將使使用戶可以更便利於與你的網頁進行交流。
有些用戶已經開始厭倦漢堡式的選單和導航圖標,但這種情況僅僅只是個開始,因為選單正進化為越來越智能的形式。
隱藏式導航的網頁正逐步增多,而這也許也很快的會成為一種常態。此設計出現的理由正是因為這樣的設計可以減少用戶被非關鍵訊息給干擾的機會。但是,即使我們看不到選單的存在,但經驗告訴我們它一定是存在的,因此我們無需為此擔心——因為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它便會在合適的地方出現。
專家還預測,未來的選單可能是多方滾動的,不過就目前而言,這並沒有明確的標準,而未來也將會有各種可能。
這也是網頁設計最近開始流行的一種玩法,區塊化滾動頁面設計。在網頁被劃分成許多個獨立的區塊後,每個區塊內皆是獨立於其他區塊的。
聽起來太過複雜?這倒不然,實際上你可能會在某些網站中看過這類似的狀況,側邊欄的滾動速度和頁面正文的滾動速度不同。當然,在區塊化滾動的頁面中,這種狀況將會更加明顯,特性也更顯著。
嚴格意義上來說,Material Design 算是扁平化設計中的一個分支,它有著典型「紙」的隱喻。廣泛意義上的扁平化設計依然非常流行,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
近幾年,在扁平化的風潮下,許多品牌也開始選擇簡約、現代而扁平的風格,視覺設計上大都也秉持著這少即是多的信念。
扁平化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用戶體驗上,它不只讓網頁更流暢,同時也提升了加載的時間。
資訊圖是近年來每年都在增長的一種設計手法,其以更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出訊息和數據,讓用戶能更容易接受。資訊圖的熱門除了本身的優勢外,造成它流行的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則源自於社交網絡、SEO 和內容營銷的需求面向等。
2016 年,資訊圖肯定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其模板會更加多樣絢麗,也許你會看到更多有趣的扁平風插畫和藝術化的表達,這也許也是資訊圖將和大數據進行更緊密結合的關鍵。
以影片和動態圖作為背景也是目前正流行的趨勢之一,2016 將會有更多的網站選擇這樣的設計。當然,GIF 在社交網站上通常都是以動態表情而存在得,在這內涵十足的內容中,其擁有著強大的傳播力!
一個好的行銷案例就是說一個好故事!越來越多的品牌熱衷於「講故事」,因為沒人愛聽大道理,但喜歡聽小故事。沒人喜歡硬生生的廣告,但我們並不反感各種故事植入。故事可以分享,容易調動情感共鳴,故事講得好不好,直接影響了內容行銷的成敗。
《紙牌屋》追劇了沒?你知道《紙牌屋》拍什麼、誰來拍、誰來演、怎麼播,都是由你我他的喜好數據決定的!一部《紙牌屋》,讓全世界的文化產業界都意識到了大數據的力量。《紙牌屋》的製作公司兼播放平臺Netflix在第一季新增超過300萬媒體用戶,第一季財報公佈後股價狂飆26%,達到每股217美元。這一切,都源於《紙牌屋》的誕生是從3000萬付費使用者的資料中總結收視習慣,並根據對使用者喜好的精準分析進行創作。《紙牌屋》的資料庫包含了3000萬用戶的收視選擇、400萬條評論、300萬次主題搜索。從受眾洞察、受眾定位、受眾接觸到受眾轉化,每一步都由精準細緻高效率的資料引導,從而實現大眾創造的C2B,即由用戶需求決定生產。簡單來說,就是投其所好,用戶喜歡什麼,我便生產什麼。
總有人抱怨「現在的用戶口味越來越難搞了!」,難道上帝任性點有錯?你不用心,你沒有創新,還怪上帝難搞?還記得「冰桶挑戰」嗎?好創意,夠格調。再來說說金網案例——康師傅冰紅茶創意類行銷案例。通過有趣的互動,讓用戶參與其中,有了主角光環,用戶還會不買單?用心創意,贏新行銷。
現在,你的行銷陣地不在行動裝置、社群網站上露個面,大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玩行銷的了,因為行動裝置的流量早超過了桌機流量,訂單、交易服務等過去很重的模式都跑通了。還有一個原因,行動裝置跟桌機比,一個最大的區別是行動用戶距離消費場景更近,所以更受廣告主們的喜愛。